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
  • 9方面35项铜川市政府2022年工作要点来了
来源:米乐体育m6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10-20 04:36:12
产品详情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高质量全方面转型发展,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进产业集群扩规模、区域中心提水平,奋力谱写铜川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煤炭清洁高效生产,推进西川煤矿年产150万吨产能核增项目,有序推动地方煤矿复工复产,产量稳定在1600万吨左右;引导精洗煤企业技术改造、降本增效、释放产能,产量突破700万吨。持续扩大直供电交易,启动风光储互补多产融合新能源基地建设,实施耀州区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示范项目。加快建设陈炉年产500万吨骨料项目,尧柏、冀东两条万吨水泥生产线和纳米碳酸钙三期达产达效。新川沟新材料产业园、精工钢构等10个重点项目开工,支持陕建工建材科技、伟力凯恩装配式建筑等企业创新发展。

  (二)力促接续产业集聚壮大。全力发展高端铝材,加快天众一揽子项目建设,山河丽航汽铝板带、鑫安泰再生铝项目建成投产。做强以汽车零配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王益绿色表面处理产业园、玲珑轮胎项目按期开工,德沃智达汽车轮毂项目建成投产,释放龙驰铸造、华盛鼎铸等企业产能。加快市生物医药、药王山大健康、宜君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建设,稳定天一秦昆、新丰禾等公司制作,建成医康创谷科技园和秦诺宁康、康旺生物、灸小白等项目。新增中医药关联企业10户,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元。加快高新陶瓷产业园建设,碳化硅陶瓷超滤膜、95瓷生产线建成投产。

  (三)推动新兴起的产业赋能增效。加速航天科技产业系统集成布局,加快建设陕西航天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拓宇星途、星宇航泰、煜力机械等企业稳产达效,航天设备检验测试基地等项目落地,加快星邑空间、智星空间等企业科创板上市,争创国家卫星数据应用示范基地,打造陕西商业航天“先行先试区”。紧抓全省“追光计划”政策机遇,力促华兴空天激光陀螺仪、中航动力激光通讯部件、东旭光电等项目开工,磷化铟多晶半导体、盛威AI研究院、西安邮电大学铜川光电子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多元化发展新材料产业,百利锂电、华毅澳峰传感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凯立稀贵金属一期、首启碳纤维和天策复合材料生产线投产达效。

  (一)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三位一体”包抓机制,“一企一策”精准调度,落实“周调度、月开工、季观摩、年考核”措施,全年开工重点项目100个,年度投资3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以上。一季度开工项目60个,总投资170亿元。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力度,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资金。年内新开工、投产工业项目80个,工业投资增速8%以上。

  (二)做实精准招商。深化重点产业“链长制”,落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目录及布局指引,夯实重点项目和主导产业招商部责任,建立“三个一批”项目清单台账,对接省上23条产业链,发挥链主企业作用,全方面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瞄准产业链上下游,精心策划推介,积极组团参加丝博会、京津冀精准招商、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陕粤港澳经济合作等活动,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全年签约项目1000亿元,市域外到位资金400亿元以上。深化海峡两岸产业高质量合作,做实陕西(铜川)台湾产业园。

  (三)强化服务保障。加强专班制和颗粒化推进机制,创新土地征收、融资保障、简化审批等措施,帮企业产销衔接、复工复产,推动重要平台、重点项目按期开工。快速推进“标准地”改革,提高土地、规划等要素保障水平。围绕骨干企业释能、负增长企业转正和边缘企业增效,加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持续推进驻企帮扶“双百双千”行动,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措施,及时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发挥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诉求响应平台作用,大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问题。培育规上工业公司30户。

  (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开展“1+18”攻坚行动,争创营商环境“铜川品牌”。加强市县镇村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场所规范化建设,实现群众“就近办”。完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探索简化事前审批、先建后验模式,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一网通办”网办率90%以上。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企业登记注册增长10%。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个任务,聚焦重点人群,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对脱贫地区稳定投入,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能。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耀州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抓好盐铜协作、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工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

  (二)推动产业转型提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治理,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全力发展以苹果、樱桃为主的农业首位产业和以生猪、道地药材、食用菌、肉羊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打造“链主”企业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重点村20个。建设高质高效水果基地8万亩。中药材种植30万亩。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

  (三)深化农业融合创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规范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打造市级三产融合示范村10个。实施旱作种子产业融合示范园、王益海升农业装备制造等2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中农联关中(铜川)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稳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全力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增土地托管1万亩。积极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集体资产监管平台,规范提升40个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培育果业家庭农场100家。

  (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公路100公里,王益区市政供水管网延伸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五年行动,推动村庄清洁制度化、常态化。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规范运行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处理中心。镇村厕所维护服务站全覆盖。新建乡镇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个、村级站点20个。实施50个村(社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3%和90%以上。

  (一)丰富文旅体创新业态。全方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照金景区进入国家创建序列,启动药王山5A级景区创建,福地湖景区创建为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启动照金丝路文体冰雪中心、溪山星空酒店建设,打响照金旅游品牌。以冰雪运动、温泉康养、特色演艺和文创产品为重点,推动VR、5G、全息等技术应用,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发挥好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地、陕西省对台交流基地作用,提升文化对外影响力。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创”活动。打造休闲观光线个。

  (二)完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自贸区协同创新区,加快补齐短板,畅通城乡双向循环,创建成功王益省级经开区。加快照金航材物流机场项目落地,推进美鑫西北耐物流园、陕果产销服务中心、现代农业物流园冷链仓储等项目建设,建成渭北智慧物流产业园、晟益冷链物流仓储项目。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建乡镇商贸中心10个、乡村连锁便利店110家,农村网商(店)1000家。发展大宗商品物流运输业,锦阳新城综合服务港湾、成品油分销体系建成投用。设立铜川对外贸易产业园。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三)打造高端商贸服务业。优化城市商圈规划布局,发展特色时尚步行街、智慧商圈、夜间经济,建设“15分钟便民商圈”。加快建设中骏世界城、锦阳新城商务中心、胜达君悦商业综合体,实施荣盛广场、正大国际、文化宫步行街、九洲国际等片区改造,培育一批特色时尚街区。启动首批社区便民生活圈试点,策划“新春年货购物节”“消费促进月”等展销活动,增强消费吸引力与影响力。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户。

  (四)做大做强数字化的经济。加快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省级示范园区2个,市级示范园区2个。建成5G+融合应用示范场景35个。市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建成投运,50户规上企业上云上平台。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果蔬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加快易华财税数据平台运营中心、益民云仓等项目建设,拓展数字化的经济深度广度。全年数字化的经济交易额突破250亿元。

  (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突出主城区功能升级,抓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快速推进丹阳片区生态修复、耀州区漆沮河生态治理、牡丹园片区开发等21个示范项目。加快正阳路、朝阳路地下管廊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市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完成兴业五路、大唐三路等12条道路提升改造,实施咸丰路、齐庆路等停车场建设,全市新增停车位1万个以上。实施新材料产业园区净水厂和新区净水厂三期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和高新区供热管网全覆盖。

  (二)完善城市智慧平台。加快新型智慧城市二期建设,搭建数据融合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省市两级数据相互连通。开发民生服务领域“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42个特色应用场景,多维度增强便民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铜川政务和公安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力促新能源汽车运营管理系统与特来电运营平台融合发展,加快智能充电设施应用。建成智慧型静态交通服务平台,运行智慧城管、河道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健全城市物联感知能力。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编制完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启动中心城区控规编制。持续推动南北市区一体发展,促进人口梯度转移。加快王益、印台城区“双修”、“三疏”,启动铜川北站高铁新城片区开发和桃曲坡至黄堡净水厂复线供水工程。加快新区西北环线建设,完成新区北出口道路改造和宇航新动力铜川实验中心道路工程,开工建设G210惠塬至陈炉公路,加快玉皇阁二号桥工程进度。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年内竣工房源3000套,新增分配公租房1500套。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27个。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的60%。

  (四)精心呵护绿色家园。统筹域外调水和域内增水,加快实施东庄水库北线供水工程(铜川段)和水库清淤试点,雷家沟水库枢纽工程主体建成。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规范稳定达标运行。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营造林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推进治污减碳协同增效,精准抓好道路工地抑尘、臭氧治理和减煤工作,南北市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运,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1000亩。抓住百万亿级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投资机遇,推行节能审查专项监察,引进低碳环保、集约高效产业,逐步降低万元GDP能耗占比。持续推进“气化铜川”建设。

  (一)强化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坚持以创建国家高新区和省级农高区为抓手,全力推进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设立并运行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组建铜川光电子产业发展种子基金,建立“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常态化路演,抓好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完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在重点领域建设1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及研发平台,力争高新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26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1.2%。深化知识产权强市创建,推动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双提升。

  (二)优化园区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加快园区资源整合,抓好绿色产品延伸和高端项目导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干部人事机制、运营建设机制,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激发园区内生动力。坚持龙头带动、科学招商、绿色发展,突出“专精特新”,促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深入推动国家普惠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拓展宜君县农村普惠金融试点成效,加快丝路金融科技产业园二期建设,优化产业金融合作对接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两个平台”,新入驻市场主体20家以上。

  (三)推动县镇协同发展。强化“一区(县)一策”,落实支持县(区)域经济高水平发展38项具体措施,抓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强化市级统筹,促进区县间错位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县镇衔接的功能布局,打造集中连片的特色产业板块。推动市县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强化各类政策衔接,助力产业项目落地。开展“十镇百村”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抓好照金、陈炉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年度投资10亿元以上。

  (四)增强国企自新能力。完成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妥善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市开发投资公司资产规模均达到200亿元以上,力争两年内达到AA+以上。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集团公司实现董事会配齐建强,加快产发、城投、农投等公司资源整合,做强主营业务,提升经营效益。市属国有企业控股、参股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鼓励市属国有公司参与多种所有制经营,监管企业营业收入较上年翻一番。

  (一)优先稳定就业。以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着力提升就业增量。新建社区工厂20家,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举办第五届创业创新大赛。支持能人创业、返乡创业、创新创业,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0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

  (二)办好优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巩固提升职薪绩效改革成果,强化“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1所,持续控制义务教育“大班额”占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教育减负提质。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积极筹建省属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打造特色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三)建设健康铜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积极地推进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加强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增量,市妇幼保健院迁建、丰荣医院、市疾控应急指挥和实验中心竣工投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医院主体完工,启动省职业病防治院项目建设。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培育重点专科和特色诊疗服务,提升孙思邈中医堂服务能力。启动建设耀州区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完成王益区和宜君县中医医院、印台区疾控中心建设。抓好健康村庄示范创建,建成健康村庄100个。

  (四)强化社会保障。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实施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多层次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抓好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快市第二老年服务中心、市社会福利精神病院建设,推进嵌入式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依法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优化生育托育服务。抓好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关爱救助,提升退伍军人服务保障质量。加快市殡仪馆和城市公益性公墓、新耀殡仪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

  (五)繁荣文体事业。高水平办好第六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和全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心筹备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完成市群众艺术馆迁址、铜川图书馆改造,提升区县“两馆”和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马拉松、高山滑雪、山地自行车等精品赛事。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推进文化体育街区建设。开展消夏纳凉广场文化、“铜川有戏”戏曲展演等活动。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强管控”,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一老一小”群体接种服务,落实目标人群应接尽接,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完善公安、工信、公卫三方协同机制,抓好应急物资储备和预案演练,强化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防控自觉,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络。

  (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扎实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强化地方金融专业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活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有保有压,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确保重点领域生产安全。深入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煤矿、道路交互与通行、建筑施工、城市消防等行业领域,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坚决打好隐患治理攻坚战。积极推广“凤凰经验”,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组建市、区(县)两级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健全智慧监管与信用体系,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下功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重复信访积案化解任务。启动“八五”普法,加强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建设,建成“12348铜川法网”。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铜川。

  (一)加强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健全法律顾问参与决策制度,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方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持续改进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坚持不懈改文风、改会风、改作风。下更大力气解决群众、企业、基层反映强烈的矛盾问题,更好回应群众关切。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让干字当头、奋发进取蔚然成风。

  (三)强化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机制,严格纪律约束,强化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用延安精神、照金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努力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