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审】FDI投资新政下首批中国企业过审或进一步鼓励中资涌入印度市场
过去一年来,在印度与疫情同步发生的,还有印度政府对接壤国投资政策的改变。
2020年4月17日,印度商工部突然修改了FDI(外国直接投资)政策中的第3.3.1条款,以防止疫情期间资产被投机性抄底收购为由,将所有直接或间接来自印度陆地邻国的投资从之前大部分行业适用的“自动审批路径”改为“政府审批路径”。
虽然在“疫情”“中印关系”两座大山带来的压力下,政策的影响相对弱化,但实际上,FDI政策的改变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很大程度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意愿。
为了解详细情况,集微网联系了一家名为际连客户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际连企服”)的第三方公司,该公司业务之一就是协助中资企业去印投资相关事务的咨询。
对此,际连企服负责人万君表示:“政策变化前,中国企业对印投资的热情正处于高点,仅我们一家第三方服务企业每年申报的公司数就将近200家,还不算同行申报的;反观去年四月政策变化后,至今一年半时间,我们协助申报的企业也就50家左右,过审的还只有1家。”
回顾此前,有行业人士也告诉集微网:“从2020年6月到今年上半年,国内其实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想去印度投资,虽然有疫情和两国关系影响,但产业转移的趋势没改变。比如长城汽车、华勤、欣旺达等大厂,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不过这一些企业的投资都因为FDI政策变化被卡住,目前还没有一家中资企业通过这项审核。”
万君对集微网透露:“近日,我们收到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文件,在由公司协助申报去印度投资的这批企业中,有一家公司的申请获得了批准。”
虽然对方并未透露这家企业的具体名称,但集微网了解到,这家获批企业所属仍是电子行业。万君告诉集微网:“这家企业主营业务是与机械设备相关,产品可用于当地工厂产线的建设。”
事实上,这家获批企业与许多想要去印度投资的中资电子厂来说,不论在投资规模、还是企业知名度等方面都不算突出,相反却有一些投资大、颇具知名度的企业被拒之门外... ...
“究竟是哪几个方面的原因会对企业申请FDI的结果带来影响?FDI的长时间审核流程在今后是否会常态化?印度对中资企业投资的态度是否有所转变?......”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继续与际连企服负责人万君进行了交流。
根据集微网在行业中了解到的情况去看,其实在FDI在新政颁布初期并没有明显削减中资企业去印度投资的热情,但随着审批时间不断拉长,被拒的公司数也持续不断的增加,再加上疫情及两国关系的影响,似乎慢慢的变多企业对去印投资转为观望状态。
谈及企业申报FDI被拒的原因,万君指出:“其实依照我们近一年多以来协助企业做申报的经验看,当地政府拒绝企业的因素有很多,他们可能会从企业投资规模、带动当地就业的能力、商业计划书的内容、以及针对提问是否能及时回复等多个角度考量,因此也确实有不少企业申请被拒。”
然而眼下距离疫情初发已经近两年,印度疫情也逐渐受控且疫苗开始加大普及力度,当地政府首次批准中国企业投资建厂的举措,或许有望鼓励更多中资涌入印度。
“虽然短期来看,两国关系的发展前途还不甚明朗,但印度制造的实现,始终没有办法离开中国资本的带动,因此我们大家都认为在这一段时间节点,印度政府其实也需要给中国企业释放一些信号。”万君说到。
她指出:“去年修改的这个FDI审批流程是需要许多有关部门轮流审批,这样的模式印度政府此前也从未采用过,也没有标准,这或许是导致初期审批时间过长的原因之一。眼下有企业获批,意味着标准已经初步建立,所以审核速度有望加快,我们对今后中资企业申报FDI还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另外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印度人口红利使然,不论是消费电子还是电动汽车等领域,当地都存在比较大的市场空间。
某电子产业链人士向集微网表示:“虽然短期来看印度市场的风险确实比较大,但是从计算机显示终端的态度和动作来看,需求仍在继继续转移。因此供应链对去印度投资的意愿还是有的,只是暂时被压制。”
集微网了解到,首批申请FDI的企业获批的消息传出后,陆续开始有各行各业的中国厂商有所动作。万君透露:“最近有几十家企业都联系到我们做投资咨询,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电子、医疗等等。”
除前文提到的几项拒批原因外,万君也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给出了关于申报FDI的建议:首先是拟注册印度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不能过低,建议提高到100万卢比或以上;其次股东公司的审计报告需要有利润,而非负数,否则政府有理由认为股东公司没有资质设立印度公司;最后就是在起草拟注册公司的商业计划时候,尽可能完整地提到后期招聘计划,表示能大大的提升当地就业率以及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本地经济。(校对/Lee)
今年8月初,宁德时代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82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 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车里湾项目)、 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 、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的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宁德时代披露,这些项目达产后总计将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约137GWh、新增储能电柜年产能约30GWh。
不过,日前,深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称,截至2021年6月30日,宁德时代持有货币资金746.87亿元,2021年1-6月,宁德时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42亿元。2018年首发上市募资53.52亿元,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96.18亿元。
深交所要求宁德时代 :“结合最近一年及一期对外投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投资金额、投资目的、投资收益等)、未来资本预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情况、持有货币资金及打理财产的产品情况、直接及间接融资情况、银行授信额度等情况,详细论证说明在持有大额货币资金、较高现金流入,且持续大额对外投资的情况下,这次发行融资的必要性及规模合理性。”
而针对9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深交所要求宁德时代:“结合报告期内运营资金缺口情况、研发投入情况,说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研发项目的必要性和规模合理性。”
针对电池生产项目,交易所要求宁德时代:“结合最近一年及一期新增产能的单位投资成本变动情况,说明5个电池生产项目单位投资成本差异原因及合理性,本次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合理性。”
深交所要求宁德时代说明:“结合近年来产品营销售卖单价,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原材料价格、锂电池产品毛利变动情况,说明募投项目效益预测测算过程、所使用的产品单价等参数的确定依据及合理性,并结合发行人现存业务、同行业公司相关业务盈利情况,说明效益测算是否合理审慎。”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宁德时代说明是不是满足《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督管理要求》关于融资间隔期的规定,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校对/Jack)
随着新能源汽车、5G 等应用起量,对化合物半导体需求升温,许多半导体厂相继投入布局,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厂商扩大投资产能、或以签长约方式确保上游材料稳定供应,碳化硅产业链的产能争夺战已然打响。
Gartner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5G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等应用端需求的爆发为宽禁带半导体带来强劲发展动力,预计可望到2024年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收入,并带来新的颠覆机会。Yole则预测,SiC市场在2023年之前可保持44%的上涨的速度,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领域的碳化硅市场将达到17.78亿美元,约占碳化硅总市场规模的七成左右。
目前,SiC最大的应用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的功率控制单元、逆变器、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器等。在电动汽车中,采用碳化硅芯片,将使电驱装置的体积缩小为五分之一,电动汽车行驶损耗降低60%以上,相同电池容量下里程数显著提高。
不过,现阶段碳化硅组件量产最大困难,除成本高昂,上游原料取得不易外,碳化硅晶圆长晶制程难度高是主要挑战,也因此,半导体厂除针对上游碳化硅晶球供给签长约,巩固料源,也有些厂商与碳化硅晶圆供货商签长约,盼能取得稳定晶圆供应。
巨亨网日前称,昭和电工掌握碳化硅晶圆产能,各大IDM厂今年以来争相与其签长约,5月与英飞凌签2年合约,供应磊晶、基板在内的各种碳化硅材料,8月再与罗姆半导体签碳化硅晶圆长约,9月与东芝D&S签长达2年半的碳化硅磊晶圆长约。
为因应IDM客户的强劲需求,昭和电工8月也宣布将启动增资募集银弹,要投入700亿日圆,扩产碳化硅晶圆、研磨液等半导体材料产能。
韩国SK集团也积极投入碳化硅领域,9月下旬计划投资7000亿韩元扩产碳化硅晶圆,目标2025年年产能由目前的3万片,大幅扩增至60万片,进一步使市占率由5%提升至26%。
鸿海日前也透过买下旺宏6吋厂,宣示进军SiC市场的决心,目前集团规划2024年SiC相关月产能可达1.5万片。
值得提及的是,IDM大厂安森美8月底宣布将以4.15亿美元,收购美国碳化硅(SiC)生产商GT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以确保碳化硅原料稳定供应,实现用户需求;而硅晶圆大厂环球晶(6488-TW)也早于2019年8月,就与GTAT签订碳化硅晶球长约,确保取得长期稳定的碳化硅晶球供应。(校对/Jack)
兆驰半导体新进Unimax设备经调试产出外延片成功点亮,Mini LED扩产提速
一周概念股: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年中业绩报喜 美国或更新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